乔儿 发表于 2018-3-22 08:54:49

扶余更新乡伯小铺:新春新气象 营造新景观

      新春新气象。在这万物复苏的新春季节,扶余市更新乡伯小铺屯的精神文明志愿者着手焊制花架和花树。他们要进一步美化自己居住的村庄,把伯小铺屯打扮得更漂亮。元宵节过后,伯小铺的志愿者在会长赵登仁的组织下,开始研究如何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美化村屯,在屯中营造新的景观。赵登仁首先谈了自己关于捐款焊制铁艺花树、铁艺塔式花架的设想,征求志愿者们的意见。志愿者们一致赞成。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完善了赵登仁会长的设想,,形成了具体方案。接着,大家便动手实施。3月13日上午,赵登仁带领四名男志愿者开着四轮车往返四十多华里,到弓棚子镇挑选购买回5500多元钱的铁料。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在室外焊制花架,肯定会冻手冻脚。这时,志愿者刘恒发主动提出用他家的大库,同时表示,电费由他自己花。3月14日早7点,志愿者就把铁料、焊机、切割机拉到刘恒发家的大库。接上电源线就开始工作,下料的下料,焊接的焊接。一时间,火花飞溅,电机嗡嗡,宽敞的大库瞬间变成窄小的电焊部。10多名男志愿者各尽所能,会焊的焊,会切的切,不会焊也不会切的搬运铁料,给别人打下手。“电焊部”里 没有闲人,每个志愿者都是主力。他们不用召唤,不用分工,各尽所能,全身心地投入焊制工作。
下图: 赵登仁会长和志愿者刘胜利研究花树架的焊制
下图:志愿者们在下料、切割。

下图:志愿者们在 焊制定型。下图:塔式花架焊出两层。塔式花架焊出三层。下图:两座花架焊制成型。下图:志愿者分成两组,一组用花铁封闭骨架,另一组焊制阶梯式三层花架。
下图: 3月16日,室内的空间被四座花架占据,不利于焊制树形吊花支架,志愿者们就在室外焊制。尽管这天气温回升,但温度还是比较低。志愿者们在室外连续焊制10多个小时,却没有一人说冷。他们众志成城,仅用一天时间,就把24个看似简单,实则制作繁琐的树形吊花支架焊制好。
这次营造家乡新景观的焊制工作,不算买料,共用三天时间。 三天里,10多名男志愿者全力协作,共使用焊条五包,焊制3米宽、2米半高的八角形、四层可拆卸式塔式花架两座;4米长、1米高的三层阶梯式花架两座;1米半高的树形吊花支架24座,完成了预定任务。三天里,志愿者虽然戴着面具、墨镜,仍不能避免焊花对他们的灼烤。有的志愿者头一天眼睛就被电焊打了,但是接下来的两天,他们依然工作在现场。三天里,赵登仁会长每天都让妻子在自己家准备丰盛的午饭,招待无偿参加焊制花架劳动的志愿者。女志愿者们知道后都前来帮助做饭,她们面条、油饼、米饭换样做,生怕男志愿者们吃不好。下图:女志愿者们在做饭。

增加花塔、花树等新景观,需要增加鲜花近千株。这样,原有的培育花苗的暖棚就不够用了。志愿者们一商量,决定再搭建一座新的育花棚。3月18日,志愿者们捐款5000多元,购回焊制花棚的铁料。3月19日,10多名男志愿者又开始了焊制育苗棚铁架工作。他们紧张有序、一丝不苟地进行切割、连接、定点成弧、焊接等工作,仅用6个多小时,就把一座占地240多平方米,有26道130米长、弧高3米的双重骨架的花棚焊制好。与此同时,女志愿者们将从坎下买回来的准备育花苗的草炭土翻晒一遍。下图:志愿者们焊制育花棚骨架。

下图:女志愿者们晾晒草炭土,为培育花苗做准备。
一个多月后,这些花架将披上新装,托起花盆,矗立在伯小铺的街路两旁。两个多月后,200多个花盆将捧出数千朵鲜花,装点伯小铺的夏日,成为扶余北部乡村一道靓丽的新景观。来源/扶余精神愿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扶余更新乡伯小铺:新春新气象 营造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