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May 发表于 2018-4-9 14:37:27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变得“社会”,而且有加剧的趋势,谁之过?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之所以会变得“社会”,也就是说越来越不像个中小学生,而更像****或者社会人,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有加剧的趋势。小小年纪为何会如此成熟老练,行为处事方式与年龄严重不符呢?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原因:现实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潜意识,学生也不能避免,因此,为了达到自已的目标,他们会尽量模仿****世界的游戏规则行事。中小学生虽然多数时候生活在校园,但校园并不是一片净土,校园也有校园的潜规则和明规则,像小学生之间的一些小交易,小阴谋之类的举动,他们可能自已并不会想出来,而是模仿大人的世界在操作。师德低下教师的影响中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与老师的交流活动比较多,他们的行为很容易受教师的影响。而教师中个别师德不高的人可能会一个老鼠带坏一锅汤。比如说学校要举办一个活动,参加人数有限,学生回去向家长说了,有权有关系的一个电话就搞定了,没权没势的可能会拎着大包小包拜访一下老师。结果第二天,这些有所行动的孩子都顺利进入,而其他那怕优秀的孩子可能都不能进入。孩子虽然可能是此次活动的胜出者,但他们毕竟年龄小,并不会过多隐瞒他们父母为此所做的一切,甚至可能把这些东西当成炫耀的资本在班上或者更大范围内传播,这样一来,之前老老实实的学生才知道是在那儿吃了亏,下次再有与自已利益相关的事情时,他们也可能会行动起来,这样一来,会促使更多的学生变得圆滑世故。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但现在好多家庭中的父母只知道让孩子怎么做,却从不知道自已该如何做?实际上大家要明白,家庭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言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是父母的身教。比如一个自已只知道打麻将的父母,孩子还怎么去学习,怎么去学好?再比如有些父母在夫妻吵架的过程中,孩子可能是全程目睹参与。甚至像他们在商量送礼或者收礼等事情的时候,孩子可能都会出现在他们的行动过程中。这样的事情多了,孩子自然会明白,原来大人世界是这样的。可以通过利益交换或者利益输出换取更多的利益。然后模而仿之,结果发现本来不可能弄成的事,却在损失比较小的利益后获得了成功,比如为了当个小队长,在班里给同学们送个小礼物之类的东西,大家就选他了;或者直接让家长给老师送个礼什么的,不光能得到所有的好处,而且在班里也是高人一等。
影视作品的影响现在的孩子除了在校就是在家里,在家除了做作业就是打游戏,而一些****影视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很能引起孩子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是好奇心驱驶,另一方面也是他们了解社会的开始,而孩子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因受生活经验和年龄的限制,很可能不加判断地全盘吸收,这就造成孩子是非不明,趋向****化,再加上他们很喜欢在同龄面前表现自已,而****化的语言和办事风格,更是他们展示自已与众不同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说,每个人都有特定的成长规律和成长轨迹,如果小小年纪就已经对世俗世界烂熟于心,这并不是他们成熟的表现,反而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加以正确的教育引导,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从改变现实社会不良风气和改变****世界不良行为做起。
原创/ 独钓清月

Mr木子 发表于 2018-4-10 14:18:37

这年头老师真难当!也真难为作者了!学生有什么社会现象也能扯到老师身上……真能给老师扣高帽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变得“社会”,而且有加剧的趋势,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