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May 发表于 2018-10-22 09:44:54

搞好大白菜冬季窖储,把好几个技术环节

本帖最后由 阿May 于 2018-10-22 09:46 编辑

大白菜是我省秋菜的主要品种之一,由于大白菜栽种面积较大,商品价值低,目前我省农村主要还是利用自然低温进行简易窖储。每年从10月下旬到翌年3月,为大白菜窖储期。在窖储时要把好以下技术环节,可保证窖储大白菜不脱帮,不烂窖。一、适时收获大白菜收获期,不仅与产量和质量有关,还直接影响窖储能否安全越冬。收获早产量低,而且因为温度高而不利储存;收获晚了产量虽高,但易招致冻害而不利安全储存。大白菜适宜的收获时间应在最低气温降到零下4℃以前,并在气温降到零下5℃-6℃时收完,收获后的大白菜必须晾晒一段时间后入窖,入窖的最适时期是最低气温降到零下6℃-7℃时。二、贮藏方式根据大白菜在窖内的码放形式,又可分为垛藏、架藏、筐藏等形式。1. 垛藏将大白菜在窖内码成高近2 米、宽为1-2棵菜的长条形垛,垛与垛之间的距离为0.5 米左右,以便通风散热和贮期管理。码垛的方式有实心垛和花心垛两种。实心垛码法简便,稳固,贮量大,但通风效果差;花心垛的垛内各层之间有较大的空隙,便于通风散热,但贮量较小。码垛的方式虽不同,但原则上应注意两点:一是堆码方便稳固而不易倒塌;二是必须留有适当的空隙,以利于通风散热。2. 架藏和筐藏架贮是将大白菜摆放在分层的菜架上,菜架之间间隔20cm-30cm,每层放菜1-2层,贮藏效果很好。筐贮是将大白菜装筐后堆码,筐间和垛间、垛与墙壁之间、垛与窖底和窖顶之间都留有一定距离,每筐装菜15-20千克。三、窖储期管理1. 前期“热关”怎样过在温度允许的条件下,大白菜尽可能晚下窖,吉林省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大白菜下窖。此期间气温高,窖温也较高,大白菜代谢活动旺盛,放出的呼吸热多,窖温常高于0℃,大白菜容易受热,此期称为“热关”。要求放风量大,放风时间长,使窖温尽快降至0℃左右,此时可昼夜开启通风口。白天温度较高,尽量在夜间放风,既有降温效果,又有排湿作用。随着气温逐降,可逐渐缩短放风时间。此期倒菜要勤倒,不摘或少摘,主要目的是降温排湿。2. 中期“冻关”怎样过从12月中旬到2月中旬是我省全年最冷季节,窖温、菜温均已降低,大白菜呼吸热量减少,此期是贮菜的“冻关”。管理工作应以防冻为主,放风要放“短急风”或“细长风”。放“短急风”是在夜间或清晨敞开通风口,使外界冷空气急速入内,至近通风口处菜体“冻起泡”为止,一般放半小时左右即可。放“细长风”是在冬季白天,控制通风面积不要太大,放风时间较长,窖内温度不会骤变,既可通风调温排气,又不会使菜受冻。此期倒菜次数减少,周期延长。可采取“慢倒细摘”、“不烂不摘”的方式,尽量保有外部帮叶。3. 后期“烂关”怎样过2月中旬以后,气温回升,窖温也逐渐升高,大白菜经长时间贮存,已进入生理衰老阶段,其耐藏性和抗病性明显降低,此时易受病菌浸染而腐烂,进入了“烂关”。应加强通风,利用夜间外温较低时进行通风,注意南风天不要放风或少放风。防止温度回升,应加强倒菜,采取“勤倒细摘”方法,并降低菜垛高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搞好大白菜冬季窖储,把好几个技术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