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May 发表于 2018-11-8 11:01:43

扶余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纪实

本帖最后由 阿May 于 2018-11-8 11:03 编辑

  辽阔的扶余大地,阡陌纵横,林带成网,一望无际的黑土地经过了新一轮的劳作正在休养生息。一条条或笔直、或蜿蜒,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亮丽的风景线,这,就是扶余市“四好农村路”。 “四好农村路”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由之路,更是农村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推进器。扶余市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市,“四好农村路”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扶余市委、市政府对“四好农村路”高度重视,做出决策,该修的路一寸都不能少,要让全市几十万农民获得幸福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全市上下不等不靠,抢抓一个“早”字,早准备,早设计,早开工,早验收,早通车。市领导明确表示,财政资金一定要留足留够,要千方百计满足修路的需求。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交通、国土、环保、林业等多部门联动,通过整合涉农资源,发行债券,把资金集中起来干大事。各乡镇、行政村和广大农民群众也积极响应,密切配合。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的出台,全市农村公建管养一体化会议召开,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下发,“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活动帷幕就此拉开。公路建设规划先行,农村公路建设业务培训及对接紧锣密鼓,整合农村电商快递,提高物流服务的工作提前布局,招投标工作全面着手筹备,印制安全施工管理手册……九个督导组全部责任落实到段、到位、到人,不留死角、盲点。  2018年5月,“四好农村路”战役打响,进入铺设阶段。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农村公路建设,就是要保证高质量、高标准。各相关责任人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任务表、时间表明确清晰,各路人马陆续进驻工地,机械设备、物资材料全部到位,搅拌站的混凝土储存罐高高耸立。各施工现场上马达轰鸣,机声隆隆,车流滚滚,工人们挥汗如雨,精心施工。今年降雨量大,为了争时间,抢进度,天微亮,工地上已然到处是忙碌的身影。一条条农村公路旧貌换新颜,闪着光亮,透着新鲜。各督导组、质检科落实具体责任,保证巡查频率,完善巡查记录,定期进行考评,层层把关,按时检测。此外,积极发动村民代表参与施工管理,确保质量合格。9月,最后一条农村公路竣工。至此,扶余市全年在农村公路建设上完成投资21780万元,修建贫困村道路和乡村水泥路263公里,县级公路改造25公里,农村水泥路238公里,安保工程160公里,危桥改造4座。连接全市17个乡镇180多个村,惠及40多万农民群众。公路修到家门口,村民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老百姓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满脸洋溢着幸福感,自发搞起了剪彩仪式。还有农民自发地送来了锦旗,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行百里者半九十,公路修好了不等于大功告成,后期的管理与运营尤为重要。在管理上,扶余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路长制”政策,并进行了完善和充实,使之更具可行性,符合本地实际。建立了以“路长制”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实现公路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和常态化。在“路长制”中,从分管交通的副市长,到交通局长、乡镇长、村主任,都是各负其责的路长,赋予详细、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标准要求。相关人员和部门层层签订了责任书。一条公路要想长久、持续地发挥最大效益,养护是重中之重。但县级公路养护,资金不足问题频发,特别是乡村公路,资金更是捉衿见肘。扶余市一方面通过招投标,聘用专业的路桥公司,对重点路段进行标准化养护。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寻找解决办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由交通部门提供工具和服装等,组织和扶持成立村民志愿养路护路队。现在已有十几支这样的队伍活跃在乡村公路上。同时,在一些路段对企业进行广告招商,招到的资金全部给村里用于养路。实现政府牵线搭台,企业唱戏,大家都受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效地缓解了资金短缺的压力。同时,在运营上也做了周密的规划,保证公路修到哪,客车就通到哪,不落下一个村庄,让每一个农民都能在家门口坐上客车。此外,尝试与企业合作,招商修建高标准的候车亭。另一方面,加强与物流快递公司的沟通,进行布局和整合,打通边远贫困地区的最后一公里,把末梢和主干有效连接,建立覆盖全市农村的网络,农民坐在家里,只需一部电话,就能享受到高效快捷的物流和快递服务。有了这个渠道,农产品进城,生产生活资料下乡,企业和农民各得其所,实现双赢。  “四好农村路”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为一些贫困落后的乡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农村公路让农民们告别了污水遍地、臭气熏天和贫穷落后。扶余市弓棚子镇臭水坑村改名为香水泉村就是“四好农村路”变化的缩影与见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四好农村路”建设任重而道远,扶余人必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扶余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