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坚持“三化”抓党建助推社区服务提档升级
“群雁高飞头雁领,警音响亮立身正。”扶余市立足社区居民需求,扎实开展党员服务社区居民行动,增强党员服务群众功能,持续激发党员内生动力,全面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完善标准化机制,保障社区公共服务质量。明确社区党组织工作重心和社区居委会功能定位,加大市委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成立街道“大工委”5个、社区“大党委”12个,吸收驻街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任兼职委员。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区域共建“四项清单”制度,推行“网格化”管理和“三单式”服务模式,强化街道党工委在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职能。建立党员社区服务情况档案113册,并将相关情况作为绩效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有效形成了标准化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协调及考评机制。
创建专业化队伍,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整合党员服务队伍,以选好配强社区领导班子和提高街道社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加大对社区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力度,着力建强“三支队伍”,即职业化队伍、专业化队伍、特色化队伍,先后组织77名社区干部参加全国社工师考试,将183名特长人才纳入社区人才库。同时,以“奉献社区、服务群众”为主题,以社区党员服务站为依托,教育引导社区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广泛服务居民,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开展多样化活动,丰富社区公共服务内容。以街道“党建联盟”为依托,协调各种社会资源,构建社会服务网络,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载体,共组织3107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建立志愿者服务队115支、服务站17个。根据各街道社区居民实际需求,精心指导各街道社区组织收集居民心愿、为民事项、扶残助老等服务内容,并及时通知志愿服务队认领服务项目,现已开展免费义诊、就业指导、普法宣传等组团式特色便民利民服务160余次,全面实现了“到家服务”和“服务到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