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与他的四野(上)
这个院落是一个地主宅院,它建于1917年,传统的中国民居建筑。在东北的地主宅院中,它算不上豪华,也够不上气派,然而,它却因为七十年前一个人的入住,让它与所有的地主宅院有了迥然不同的境遇。
这个人叫林彪,中共历史上一个 荣辱功过都达到至高峰点的一个人物。当年黄埔四期的高材生,24岁时任红军第一方面军的军团长。在井冈山遭受国民党军围剿,红军生死存亡之际,就是这个林彪问毛泽东:“中国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才有了毛泽东那篇惊世之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长征路上,林彪和彭德怀都是出了名的红军指挥官。彭德怀带领的红三军团称林彪的红一军团为老大哥部队。当时红军中对两位红军高级指挥官也评价极高!称“林彪用兵善包抄,彭德怀用兵用矛刀。”意思是林彪长于谋略,彭德怀善于硬打硬拼。
林彪住进这个地主的宅院 ,演绎他的人生最精彩的一部分,却有着戏剧般变幻。当时,日本投降后,远在千里之外的毛泽东把目光死死地盯在了东北这块黑土地,有东北就可得全国,失东北则失全国。毛泽东提出了“独霸东北”要一块完整的根据地战略设想。中共秘密向东北调动11万八路军和两万名干部。在选择指挥这支部队的主帅时,主动请求到东北的陈毅是较好人选,但毛泽东却临时改变他的东北用人,电令前往山东解放区途中的林彪该往东北做总指挥。
一向以善于用兵的林彪初到东北并不顺利,远道而来的八路军在老百姓眼里显得非常寒酸, 还是当年八路军的小米加步枪装备,服装也是破乱不堪,所以老百姓称它们是“红胡子”,只有把国民党的正规军称作国军,代表国家的军队。一向是把人民群众视为生命力的红军到八路军,在东北却没有群众基础。当时的国民党部队武器装备是超过八路军千百倍,清一色的美式装备,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轻重机枪无所不有。在东北,彭真是最早来到的中共最高领导,任东北局书记领导东北全面工作。善于打游击战的毛泽东,在指导东北的军事斗争中却主张打攻坚战,占领大中城市。彭真和毛泽东的想法是一样的,以为有了有了很多部队盘踞东北,这块地盘就是中共的了。林彪不赞成毛泽东的东北战略指挥,在东北又不是东北局的领导成员,他的以农村为主的发展根据地的主张得不到支持和落实。几次打的攻坚战,让他的部队损失惨重。当蒋介石发现中共的企图之后,立即调兵遣将,派出精锐嫡系部队火速出关。老蒋也意识到东北的重要,他要不遗余力抢回东北。当国军的飞机大炮铺天盖地飞来之时,林彪带领的衣衫褴褛部队连招架之功都没有,一路从山海关节节败退,丢掉锦州、沈阳、四平、长春等城市,直退到哈尔滨。此时的林彪得到一个雅号“撤退将军!”哈尔滨还不是他撤退逃跑的终点,他命令部队准备继续往北退,不行就撤退到山里去打游击,最坏已经最好了撤退到苏联境内打算。看看那时的林彪,境遇可谓艰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