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安立民: 吉大慧谷学校数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从教37年。
首先是调整好心理状态,对于自己在整个九年的数学学习过程有一个基本认识,知道哪些方面掌握得比较好,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不要过分纠结做得不太好的题,要重点关注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优势,也就是所谓强项,这样可以提升自信心,用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中考。
其次是对知识的梳理,理清运算的算理,清楚图形变换过程中的位置及数量关系,知道初中阶段可用的公理或定理和日常在解决问题中常用的一些数学的基本事实。
再就是如何突破解题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不宜去做那些明显超越自己能力的题,而是要静下心来重温过去的复习资料。对于那些通过别人指点才能解决的问题,弄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初中的数学就是在研究数量关系或图形的位置关系或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如何转化的问题,从以上三个方面去分析,查明原因所在,适当做一些针对性练习,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尝试化解困扰自己解题中的那些节点,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2
刘艳云: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吉林省骨干教师,长春市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长春市优秀班主任、长春市新朝阳实验学校老师。
一、归纳梳理考前篇
1.在中考前的最后几天里,建议大家回归初中的6本教材,梳理归纳各章节的知识点,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理清知识脉络结构。
2. 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思路,查找漏洞。
3. 做一套或浏览一套数学模拟题,感受一下,做到心里有数。
二、运筹帷幄考场篇
1.小题很贵,不要浪费:在考试时,不可以对小题一带而过,直奔压轴题而去。因为一旦填空或选择这样的小题失误,分值都为3分。因此小题要重视,并力争全对。
2.中等解答题强调规范化书写,注意细节。
3. 对综合题即压轴题进行合理解剖,抓住核心知识,将它分解成若干个小题,迅速找到压轴题和以前学过的知识的联系。
(1)对于几何图形运动类问题要“以静制动”,善于根据题意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建立直观想象,要敢于联想,善于联想。
(2)对于与函数有关的综合问题,要善于抓住函数的本质特征,清楚压轴题的形式不重要,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善于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建立函数关系,运用函数的函数图像、性质等知识,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4.时间分配:建议同学们按试题的数量和难度合理分配时间,不可前松后紧,建议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前22题,至少预留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答23题和24题,最好预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检查。
5. 似曾相识的题目一定要仔细审题,切不可按自己心中所想的题目答题,避免思维定式。
6.检查:可以边做题边检查,也可以先做题后检查,根据自己的答题节奏而定。建议先检查是否有漏答的题目,再看答题卡填涂是否有问题,然后再对试题的对错进行检查。如果草稿纸上的演算书写清晰,也建议在草稿纸上检查,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03
刘泳,东北师大附中新城学校数学教师,吉林省骨干教师、吉林省十佳教师、吉林省第三届精英教师、长春市骨干教师、长春市优秀班主任、长春市教学能手、长春市中考数学命题人才库成员,2008年参加长春市中考命题,2016年参加长春市模拟考试命题。
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看教材的同时,要对各个科目的知识体系做一次最后的梳理,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重视教材中定义、定理、例题、课后习题。个人认为,教材中重要定理的证明、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题应该加倍重视。
2.看自己做错的题,找出弱点。
不留错题和不明白的题,把每一个题目都弄明白,不会的就去请教老师和同学,这应该是最有效的复习方法。
此外,探究类题目要弄懂“感知”环节,在图形运动变化时,图形的位置、大小、方向可能都有所改变,但在此过程中要紧扣不变量,并善于使用“感知”采用的方法或结论。
运动类问题,会贯穿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运动变换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
新定义背景下的函数问题,注重定义的理解,结合对新定义的理解,疏通整道试题的经脉,从而解决问题。挖掘二次函数的精髓与内涵,从而解决问题。
3.调整好考试时的心态,发挥出自己水平。
借用一位中考状元的话“人难我难不畏难,人易我易不大意。”保证良好的心态,做力所能及的题,学会舍弃,合理安排答题时间,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04
预高一数学: 重思路, 重逻辑,重方法!
今天请新东方数学组的王老师就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衔接以及如何学好高中数学给一些建议:
知识层面的差异性:初中知识从生活入手,生动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知识点简单易懂;高中数学概念抽象,逻辑性强,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同时知识难度加大,习题类型多,解题方法灵活多变,计算较为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初中的代数主要是计算,几何主要是推理,高中的代数主要是讲逻辑推理,其次才是计算,这也是初高中数学的不同。
进入高中如何学:首先重视基础知识理解,要从感性占主导的理解方式,转变为理性占主导,在接触一个新的概念、公式或者法则时,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努力从本质上去理解,为后面的变式训练打好基础。其次,要善于总结错题,发现不足,养成整理错题、重做错题的好习惯,反复理解错误原因,总结自身不足,结合老师针对性的指导训练是提升数学素养的一大关键;最后,要保证题量,克服畏难心理,提升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并且在做题时,遇到难题不要畏惧放弃,要自主翻看笔记,回看例题,举一反三,发散思维,达到锻炼自己数学思维的目的。
新东方的预高一课程
暑假预告一的课程,会针对上述学生们面临的几大问题进行有规划的、科学严谨的教学安排。
1、因式分解和十字相乘部分是高中数学常用的处理方程的技能,这部分内容我们在讲解时会充分利用学生们在初中掌握的代数公式,如完全平方和差公式、平方差公式、提取公因式等,再结合由浅入深的多层次题目灵活进行训练运用,帮助学生快速熟练掌握该项技能,同时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打基础。
2、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及分式不等式这三个不等式内容在高中多个知识模块都会交叉考查,我们会结合学生们对于一元二次函数及方程、绝对值含义、分式符号含义的认知和理解,帮助学生去拓展理解相应不等式的解法。
3、韦达定理是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是在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时经常用的实用技巧,定理名称听起来拗口高深,但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系数以及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认知,可以快速高效得向学生们传输这部分技能。
相信各位家长看到这,对于这部分衔接知识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孩子们在各位家长的陪伴下度过了人生的又一重要阶段,马上要进入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长春新东方学校携全体老师,祝愿各位同学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