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07月19日05时51分在吉林松原市宁江区附近(北纬45.28度,东经124.79度)发生3.6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据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05:51 吉林松原(124.7,45.3)发生预警震级3.6级的地震,预警中心提前23秒向哈尔滨预警,预估烈度0.2度。此预警信息于震中发震后几秒内发出,最终地震参数以7-10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正式数据为准。用户可下载“地震预警”(ICL)手机软件接收地震预警。 去年5月吉林松原市宁江区也曾发生3.6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8年5月31日13时0分在吉林松原市宁江区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震中位于北纬45.23度,东经124.64度。 自2017年7月23日至今吉林省松原宁江区震群型地震已经记录到13次3级至3.9级地震,6次4级至4.9级地震,2次5级以上的地震,最大地震为2018年5月28日吉林省松原宁江区5.7级地震。 下图为2017年7月至今吉林松原宁江区4级以上地震分布情况。
2017年7月23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2千米。 2017年7月28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4千米。 2017年8月13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为8千米。 2017年8月15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7千米。 2017年9月7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9千米。 2018年1月4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8千米。 2018年3月5日吉林松原前郭县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 2018年3月13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1千米。 2018年4月23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4千米。 2018年5月28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3千米。 2018年5月29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2千米。 2018年5月31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为7千米。 2018年5月31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6千米。 2018年8月12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为9千米。 2018年9月15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 2018年11月30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9千米。 2019年1月12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9千米。 2019年5月11日吉林松原前郭县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1千米。 2019年5月11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1千米。 2019年5月18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 2019年5月19日吉林松原宁江区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 目前来看2017年7月活动至今的吉林松原一系列地震活动已经构成了震群型地震的特点,目前数据来看这个震群的主震有3次,分别为2017年7月23日吉林松原宁江区4.9级地震,2018年5月28日吉林松原宁江区5.7级地震,2019年5月18日吉林松原宁江区5.1级地震。主震震级主要在4.7级至5.7级区间,考虑到震群型地震有多发性主震的特征,未来几年吉林松原应继续注意主震活动和有感余震活动。 总结: 第一、吉林松原目前正经历一轮新的地震活跃时期。 第二、从我方目前监测到的地震前兆数据来看吉林松原近期【至少5月份】不会发生6级或者6级以上的地震。【地震前兆数据只能监测最近1至2周内的地震前兆活动】 第三、我方已经初步具备地震预测的能力,当然受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发布。 第四、吉林省松原目前正遭遇一系列震群活动,预计有感地震活动持续最少到2022年至2023年。 第五、从最近几次吉林松原4级以上地震后灾情情况来看松原宁江区发生的一系列地震虽然距离松原市区非常近但是暂时不会对松原市区产生破坏性。 第六、松原市网友别寄托地震预警,吉林松原的震群由于距离吉林松原市区不到20千米,地震预警无法在地震震感抵达市区之前向吉林松原市区居民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科普一下,地震预警是指地震的快速测报,地震发生时最先感受到震感的是地震震中,然后震感向外扩散,距离震中越近地震震感感受到的时间距离发震时间越短,距离震中越远感受到的震感距离发震时间越长,松原这几次地震发生的时候松原市区均为提前收到地震预警信息,而相反100多千米外的长岭距离震中很远所以有充足的地震预警时间可以在震感来临之前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地震预警并非地震预测或者地震预报。 第七、2017年7月至今吉林松原发生的一系列有感地震或者较强有感地震活动属于震群型地震而并非大地震的前震活动。【一般大地震前震活动发生在大地震前几天或者震前1周至2周,而松原地震已经持续近2年了,所以说并不是大地震的前震活动】。 第八、吉林松原发生的一系列地震活动和石油开采并无直接关系。【松原本身就有活动的地震断裂带,1119年松原附近发生过一次6.75级左右的地震,不可能说1119年松原就有人开采石油了吧】 3.6级地震属于什么级别地震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 1.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7.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各个震级代表了什么? 根据不同强度地震的破坏能力,按照震级的大小进—步划分为9个级别: 极微——里氏规模2.0以下,很小,没感觉约,全球每天约发生8000次。 甚微——里氏规模2.0-2.9,人一般没感觉,设备可以记录约每天 1000次。 微小——里氏规模3.0-3.9,经常有感觉,但是很少会造成损失估计每年49000次。 弱——里氏规模4.0-4.9,室内东西摇晃出声,不太可能有大量损失。当地震强度超过4.5级时,已足够让全球的地震仪监测得到。估计每年6200次。 中——里氏规模5.0-5.9,可在小区域内对设计/建造不佳或偷工减料的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坏,但对设计/建造优良的建筑物则只会有少量的损害。每年800次。 强——里氏规模6.0-6.9,可摧毁方圆100英里以内的居住区。每年120次。 甚强——里氏规模7.0-7.9,可对更大的区域造成严重破坏。每年18次。 极强——里氏规模8.0-8.9,可摧毁方圆数百英里的区域。每年1次。 超强——里氏规模9.0及其以上,摧毁方圆数千英里的区域,每20年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