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为天,女为地,女子就该在最底层。”“女子点外卖不刷碗就是不守妇道。”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坚决不离。”
辽宁抚顺“女德班”事件日前引发争议。据网络视频显示,除了惊人语录,还出现学员擦洗便坑并称自己的心比它还脏。
辽宁抚顺“女德班”的现场布置。
同其它“女德班”一样,在他们的培训现场,孔子画像,“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或“忠孝勇恭廉”等标语通常都是常用布置工具。借此制造传统文化的舞台。
我们和你一样困惑,这些年,“女德班”为什么络绎不绝?
“道德风尚”、“观念退步”或“商业牟利”等说法固然提供了一种解释,然而,我们或许需要追寻一个更基础、也更普遍的问题,像百年前一样,重返“传统与现代”命题而直面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儒家是“传统”中影响最广最深的一支,它与“现代”的关系,是决裂也好,延续也罢,在作者任剑涛先生看来,都需要审慎的态度。当今儒家在两个层面得到呈现:一是“法乎下”即大众的、粗糙的儒家活动,包括打其旗帜的“女德班”,目的是重建日常伦理秩序,表面上在满足中国社会克治浮躁的社会心理需要,二是追求人心秩序和政治秩序的“新儒家”,目的是从儒家古典资源中“开出”现代方案。
然而,现实却颇为尴尬,前者变为“女德班”的商业狂想曲,后者则变为“书生”的浪漫主义狂想曲。而更尴尬的是,“书生”无法杜绝“女德班”对儒家的解构和污名。两者都变成儒家的面孔。
来源| 腾讯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