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清晨,扶余市肖家乡王家村,上百位村民都在清扫村路,“我们都是扶余市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的成员,只要在家,大家每天早晨都会自发来扫马路。”志愿者隋丽丽说。 在王家村村路两旁,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块宣传板,“永存爱民心 常立报国志”、“孝敬父母 忠于国家”、“家和万事兴国泰民安乐”……讲文明、讲道德已成为王家村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已有300多名村民加入到扶余市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中,早在10年前他们就自己动手,美化家园,还捐款建起了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农闲时,在大院举行运动会,学习乒乓球、太极拳,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隋丽丽的奶奶年老体弱,爷爷瘫痪在床,无论农活多忙,她每天都抽时间去帮婶婶照顾两位老人,“百善孝为先,我照顾爷爷奶奶,是我当孙媳妇应尽的义务,这些都是我该做的。”隋丽丽这样理解她的孝道。 每到春季,村里都要在路两旁种花,村民王国青和媳妇连续多年为村里免费培育花苗,买栽种设备和种子,有一位亲属劝他不要再做了,王国青回答说,“我是一名志愿者,为我的家做点事儿不算啥。” 扶余市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会长董桂芬介绍,协会成立于2011年5月20日,开始不足1000人,现已增加到3000人。协会组织了道德宣讲团,由道德模范、协会副会长张利带队,到一些村屯巡回宣讲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家庭伦理道德。 全市101个村屯的精神文明志愿者主动捐款,义务出工,积极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硬化村屯。无论冬夏,志愿者每天清晨都出来清扫本村屯街路。天天如此,从不间断。每年春节过后,志愿者们就开始育花苗,春耕一结束,就把花苗移植到村路两侧。 截止到2013年年末,全市的精神文明志愿者主动捐款、义务献工,栽植松树16190多棵,安路灯2360盏,立迎宾门89个,制作宣传牌1216个,义务铺砖路28000多延长米。现在,全市有50多个村屯在志愿者的带动下,实现了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有20多个村屯被村民们打扮得像花园一样。 身边人谁有困难,志愿者们就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力所能及地帮一把。扶余市陶赖昭镇孤寡老人王芬一个人生活,志愿者们经常去她家,帮她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每到节日,还为老人送去米、菜、水果等。逢年过节,各村屯的志愿者就会包饺子、蒸豆包、买水果,慰问本乡镇敬老院的老人,同时帮助本村屯独居的孤寡老人。 |
记者提问:近期,互联网论坛和微信中流传解放军将于近期涨工资,
80年前,一支衣衫褴褛、身体瘦弱、头顶红五星、浩浩荡荡的红色队
第20届联合国大会于1979年11月决定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
目前,陪产假最短的为天津、山东两地,为7天;其次是上海,为10
关于做好2016年秋季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扶余教育信息网·(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