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客服:0438-5946666
  • 频道合作:13894944443
搜索
扶余百姓网APP广告页
猜你喜欢
查看: 2121|回复: 0

[扶余民间传说] 南鹰山

[复制链接]

531

主题

15

回帖

2827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827
发表于 2015-10-20 16: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独行侠

    松花江水流过五家站之后,斜向西南大小拐过11道湾,绕过一道凸起的山梁,又斜向西北方向咆哮而去,直奔三江汇合地。那道凸起的山梁就是扶余县的一处名胜佳地南鹰山。
    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为什么要用直贯长空的雄鹰来命名呢?一直以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和一段传说有关,一种说法是根据山形而起的山名。据说,很久以前山上长满了茂密的森林,密林深处长着一棵千年老人参。一个老鹰蹲在一棵大树上守护着那棵老人参,平时人们看不见鹰的踪影,每天的黎明时分老鹰飞到江边或山的四周觅食,矫健的身影迎着黎明的霞光展翅翱翔在碧空山水间,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黎鹰”。有人或其它动物接近大人参,黎鹰就会腾飞在高空,发出凶猛的鸣叫,展开双翅扑向入侵者,誓死保卫那棵大人参。久而久之,人们把有鹰守护的山叫成了“鹰山”, 鹰山在人类居住的村庄的南边,自然就叫成了南鹰山,南鹰山下的小屯叫成南鹰山屯。这虽是一个传说,可当我们走进附近的村屯时,采访百岁老人时都说那个黎鹰确实存在过。他们小时候在山上玩,经常能看到鹰的粪便,从来不敢靠近黎鹰守护的那棵人参的附近,听到黎鹰发出尖利凶猛的鸣叫声时,会吓得拼命往家里跑。
    如果你坐船行在江心或站在松花江的南岸,就会清晰地看见由于松花江在南鹰山拐的弯,山头凸出伸向江中像鹰的头,向两边延伸的山形就像一个伸展开双翅的鹰的两个翅膀,这是根据山形而起山名的说法。山脚下的南鹰山屯在扇开的两个翅膀的环抱下,向鹰飞时散开的扇形的尾翼。
    南鹰山位于增盛镇南12.5公里松花江边,南鹰山的地理构造比较独特,一般我们看到的所谓的山都是各种各样的石头山,南鹰山满山看不见一块石头,凸起的山峦却是由松软的沙土形成的。南鹰山处在松花江流域的东北大平原腹地,是一处风景秀美的地方。山上长满了青草和各种树木,最常见的是榆树、杨树、桑树。由于南鹰山是沙山地势较高,年降水较少,所以树木的生长都比较慢,一棵碗口粗的榆树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树龄。西侧起伏的沙丘上长着大小桑树,2009年6月我到南鹰山时正是桑树结果丰收的季节,棵棵桑树上挂满了深红色的桑粒(熟透的变成紫黑色),远处望去碧绿的青山点缀着点点红果,格外醒目耀眼。远近几十里村屯的大人小孩都来采摘桑粒,嫩嫩的晶莹的桑粒染红了染黑了一双双摘取果实的手。几个小女孩嬉笑打闹着一边快速采摘着,一边把那最硕大的颗粒塞进嘴里。烈日下照得通红通红的脸蛋儿和桑粒染得红红紫紫的嘴唇,像是戏台上画了盛装的演员一样。尤其那自然开心的笑脸是画家们难以捕捉到精彩的写生画面。我也忍不住上前摘下几粒放进嘴里,嫩嫩的汁液满口生香,甜甜的略带有一点酸味,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南鹰山是扶余县内一处具有地理标志意义的秀美的青山。它是扶余西南最远的边点,同是南鹰山下流过的松花江,就是因为在山下拐了个弯,当地人却有两个称谓。从东面流过来的称为“南江”,站在山上隔“南江”可望南岸的农安县的村屯,他们称之为“江南”;绕过南鹰山向西北流去的江段被称作“西江”, 站在山上隔“西江”能看见前郭县的乡村屯庄,他们称之为“江西”。山根下有一个渡口,当地人和江对面的前郭 、农安等地的交通往来就是通过这个渡口来回运输的。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经济往来的频繁,江两岸三县男女通婚早有历史。按照东北的习俗新娘子出嫁,上了花轿不能半路下车也不能停车,在这里的习俗就不同了。如果新娘子找的是江对岸的如意郎君,出嫁时娘家送到江边后必须换乘渡船摆到对岸,再坐上男方家的花车拉到新郎官家举行婚礼。新娘子出嫁“换三换”指的是交通工具。扶余的地形是西南高东北低,呈斜坡形,南鹰山的海拔是261.8米,是扶余的最高点,高出松花江与拉林河交汇处145.47米。


    南鹰山、增盛一带的气候是扶余县东南气候特征的代表,春、夏季多风沙,全年降雨量小。正常年景全年降水量在450毫米左右,要比扶余东部少100毫米左右,比东北部少100——150毫米左右。冬季松花江结冰,厚度可达1米。我到南鹰山那天是大雾弥盖,松花江上生起的朦朦细雾紧锁住翠绿叠嶂的青山,观山望景雾里看花时隐时现。烟波浩渺间仿佛隔着一层纱看风景,江中的船舫若隐若现,行船江中或站在远处看南鹰山似海市蜃楼一般。直到中午十分大雾才慢慢散去。我拍了几张照片放在我的相册里,建了一个专辑《雾锁南鹰山》,有兴趣可过去翻一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