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已散,春意渐浓,松原广袤的大地上已渐渐繁忙起来。在各级政府推动、引领带动下,各地干部群众抢备耕、抓项目、促就业,用辛勤劳动告别冬闲,用奋进的姿态践行“一年之计在于春”。 备耕生产忙
扶余市陶赖昭镇集市近几天格外热闹,正月十五刚过,当地农民就抓住当前农资市场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开始备耕。种粮大户刘喜军元宵节次日就购完了今年春耕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由于采购时间早,这些农资在价格上比去年略低。刘喜军说,政府服务到位,购买农资特别顺利。
为了做好备耕服务,今年陶赖昭镇政府提前向农业、水利、财政、农资销售等部门了解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同时,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倾听农户意见和建议,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备春耕中遇到的困难。“全镇总耕地面积17200余公顷,目前已储备化肥2900吨、种子240吨,缺口农用物资还在调运中,完全可以满足全镇农业生产的需要。”陶赖昭镇相关负责人说。
在前郭县长山镇,备春耕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近日,该镇利用一天时间七会并开,不仅安排了春耕生产工作,环查干湖周边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秸秆禁烧、“大棚房”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也一并部署。会后,针对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由村屯美、道路美向人居美、院落美推进,该镇特别邀请市里两位农技师为村干部和农民代表讲解夏菊、万寿菊、花卉及树木等种植技术,以及如何点缀房前屋后,达到绿化美化院落、产生经济效益的方法,大家听后都拍手叫好。
“虽说离春播还有一段时间,但并没有挡住各地农民备春耕的热情,各地农村购农资的热潮正掀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局正全面加强指导服务备春耕生产工作,帮助各地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全面抓好物资储备,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项目建设忙
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春节长假后第一天,全市“三抓”项目建设年暨民生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地抓项目建设的热潮迅速掀起,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正成为各地抓经济建设的主基调。
嘉吉200万吨玉米深加工扩能、6万吨特种玉米变性、上海爱普焦糖色素及水解蛋白、天源生化燃料乙醇、汉克集团恒康制药等项目是经开区发展的“脊梁”,经开区已经成立专门项目组一包到底、重点推进,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促进项目早投产、早见效。同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千方百计推动现有企业正常生产,下大力气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为优势企业提供进驻空间。在经开区采访,“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的工作热潮处处可见。
在扶余市,项目建设也处处呈现只争朝夕、奋勇争先、走在前列的火热氛围。对签约项目,相关部门主动对接,积极帮助企业跑手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对已开工生产项目,积极做好服务。扶余史丹利、新洋丰、中盐红四方等化肥生产企业的车间内一直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大年初十我们5条生产线就开始生产,现在日生产能达到2500吨,正全力供应农资市场。”史丹利化肥扶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正是一个又一个优质项目,带动了近年来松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前,全市各级各部门正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争分夺秒、强力推进,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实现今年项目建设开好局、快推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务工就业忙
走进扶余市人力资源市场,60多个市内外企业和用工单位招聘平台前的上千个招聘信息醒目可见,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务工单位就在县城一家物业公司,1个月2000元工资,农忙时大家还可以串休,不耽误春耕生产。”一位刚刚签订了保安工作合同的村民说,仅靠有限土地已经不能满足家里日常开支,应聘物业公司做保安每月的收入不仅可摆脱冬闲,还能远离贫困。
2月15日,以“促进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2019年“春风行动”启动以来,各县(市、区)主动搭平台、促对接,帮助众多求职者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我们这里离县城比较远,担心找工作费劲,乡里人社所就把就业岗位信息送到家门口了,别提多方便了,我得好好选一选,找个自己满意的工作。”宁江区伯都乡新安村农民李明利说。
对外出务工的农民派专车免费送到务工目的地,是乾安县“春风行动”坚持多年的做法,今年该县又安排专车载着155位农民工踏上了务工之路,温暖之举既让农民有“获得感”又有“安全感”。
“春风行动”开始至今,各地各相关部门通过组织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举办具有本地特色的创业项目成果展示推介、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等,已帮助3000余名劳动力就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