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家长私信小编孩子们秋季的报到时间,想早早准备开学用品等,各校具体的时间小编真不太清楚,但是咱们中小学是8月19号开学,以小编过往经验,没有推迟开学等意外的话基本8月17-18号就是大多数学校的报到时间。
家长们打好提前量就好啦,当然啦,也可以关注咱孩子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有啥消息可能在官微发布哦。 这不,北师大公号最近就发布了《致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的一封信》对于物品准备说的那叫一个详细,咱们家长作参考哈。
亲爱的小一新生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在您看到这封信之际,我们已和您携手行走在一条辛苦而又幸福的道路上,这就是孩子的小学之路。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将和您一起陪伴孩子茁壮成长,帮助他,呵护他,指导他,引领他。为了让孩子拥有快乐、充实的校园生活,让我们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共同付出! 新小一报到须知
1.报到时间:8月17日上午9:00 2.报到要求: (1)一年级新生需要带《录取通知书》及《义务教育录取通知书》。(《义务教育录取通知书》已经上交到本校的,只带《录取通知书》即可) (2)每名学生由一位家长陪同进入校园,家长尽量着正装。 (3)报到时,轻声讲话;开家长会时,请将手机静音。与孩子共同文明参与报到过程。 3.报到流程: (1)9:00新生凭《录取通知书》进入校园,查看分班名单。 (2)在引导老师的指引下,到篮球场找到自己的班级,班主任老师在此持班牌等候新同学及家长。 (3)学生进入班级,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及要求。 (4)9:10在小学部四楼报告厅召开年级家长会。 (5)10:00家长到学生班级参加班级家长会。 (6)11:00家长带学生离校,结束报到。 4.温馨提示: ♥ 学校门前停车位有限,建议家长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 给学生带一瓶水、带好书包。 ♥ 家长带一支笔、一个记事本。 ♥ 为了方便您能及时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请新生家长关注学校的公众号。 入学小贴士
从幼儿园到小学,对于孩子而言是个跨越。他们需要从幼儿的角色切换到儿童的角色,并适应一个有规则、有标准的环境。那么,在这个起始阶段,家长需要为孩子准备什么呢?这个假期又要着重培养孩子哪些习惯呢? 一、物质准备 1.学习用品 (1)书包——双肩包(不可带轮子),不用太大、太花哨,舒适、轻便为主。在书包显眼的地方写上孩子的班级、姓名,书包内部功能分区合理,外部有侧兜,便于放水杯。 (2)文具袋——文具袋上的图案、式样,不要过于花哨复杂。(尽量不买机关多、铁质或塑料的铅笔盒) (3)铅笔——HB木制铅笔10支,同一颜色,事先削好,并配有笔帽,均贴上姓名贴。 (4)橡皮——4B橡皮两块,不带香味。 (5)削笔器——不用带到学校,每天在家提前削好铅笔。 (6)直尺——透明款式,15cm,朴素为主,刻度精确,刻度线与数字上下对齐。 (7)垫板——32开白色纸壳垫板5张。 (8)书本皮——根据教材尺寸用全透明书皮包好。作业本先用订书器订好,再用全透明本皮包好。 (9)记事本——小巧轻便为主,记录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与家长交流的内容。 (10)美术包——水彩笔、油画棒、安全剪刀等物品。 (1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七版) (12)小跳绳 2.生活用品: (1)水杯——避免玻璃材质,贴好姓名贴。 (2)纸巾、湿巾。 (3)抹布,用来每天清理书桌。 家中常备:学习易耗品、姓名贴、削笔器、订书器、双面胶、胶带、A4白纸、彩纸等。 注:孩子的每一件用品都需要标记上名字,以免混淆。用品的具体要求,报到当日班主任会做细致说明。 二、生活准备 1.在家里为孩子布置一个学习的小天地。书桌、椅子的高度要适中,在桌子上摆好课程表、台灯、闹钟、地球仪等,为孩子创设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和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 2.固定孩子摆放物品的位置。给孩子准备一个小书柜,教会孩子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分类摆放。 3.培养孩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孩子认清自己的物品,学会整理、保管自己的物品,学会根据温度穿脱衣物,学会自理大小便(想上厕所时,要敢于报告老师),学会扫地、擦桌椅等劳动方法。 4.清楚地知道自己父母的名字及联系电话。 5.家长应始终关注孩子在生活中的安全,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孩子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懂得如何寻求帮助。 6.懂得一点集体生活的规则和意识(小学生守则)。纪律是大问题,给孩子讲讲学习、生活中有哪些规则,规则不是限制孩子,而是保证孩子生活得更有序、更方便。 三、身心准备 1.作息时间要科学合理。与幼儿园不同,小学40分钟一堂课,一天上六节课,因此要保证孩子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 2.在入学前一个月,可以按照小学的时间表为孩子列出一份作息计划,例如,早睡早起,家长最好能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从7月开始,可逐渐安排孩子进行午间活动,让孩子习惯不午睡;家长每天晚饭后可看书看报,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的书,孩子上学后,很自然就习惯了晚上做家庭作业。 3.早餐要吃饱吃好。适当的户外活动、锻炼。 4.多和孩子聊学校的事情,了解学习情况、校园情况,多鼓励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要让孩子喜欢上学。 5.孩子的交往问题。有的孩子害怕生人,不敢与人交往。家长可以:A串门去从来不去的人家,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锻炼;B与小伙伴相处时,要多看别人的优点,人际交往的秘诀就是多看别人的优点;C解决纠纷的方法,孩子爱告状,告诉孩子多做自我批评。(游戏时与别人协商、合作;同情关心同学,在别人有需要时乐于帮助他人;不乱拿别人东西,得到同意可借用并及时归还;主动道歉、学习原谅别人;做错事能接受批评,并愿意改正。) 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育的变化也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也是深耕细作式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对孩子进行关注。我们不能去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多给即将成为小学生的孩子一点培养、一点关注,多为他们的成长做些准备,来适应新的生活节奏和环境的变化。教育好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