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阴差阳错地来到了长春读大学。从云南到吉林,几乎是跨越了一整个中国。记得开学报名时,是我哥买的票,从北京转车,从我家到长春,花了几乎三天的时间。舟车劳顿,三天的车程已经让我很疲惫了。但我心里仍然对长春充满期待,可是一到站幻想就全部破灭了。 17年夏天的时候,长春站还是很久之前修建的样子,有些破败,好在18年的时候长春站南广场进行了翻修。当时加之开学季的原因,长春站外面的道路上挤满了人,一阵阵窒息感扑面而来。可这还没有结束,轻轨上更是拥挤。好不容易挤上了轻轨,却没有落脚的地方。当我被挤在角落里的时候,我一度怀疑我会不会因为缺氧而晕倒。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了学校。这差不多就是我对长春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当时唯一庆幸的是长春的夏天不是很热,比起北京的闷热,这一点实在是令人欣慰。
不过我的学校还是很漂亮的,从正门进去的主道路两旁有大片的白桦树,夏天枝繁叶茂,充满生机。走过不远后有一条河,河水清澈,慢慢地流淌着,冲淡了夏日的些许烦闷。河的两旁种满了柳树,枝条在微风中随风起舞。河的旁边有一个池塘,种满了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粉嘟嘟的荷花大朵大朵地开得正盛,在风中摇曳生姿,绿油油的荷叶铺在水面上。不远处有一个圆形的大花园,花园外围种满了红彤彤的花,中间是我们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因为外观的原因,我们叫它大菜花。它其实是一个音乐喷泉,每到毕业季的时候,就会打开喷泉。但突然发现,虽然已经在这读了两年,但我其实一直不知道它真正的名字到底是什么。
我们是在清晨到达长春,在学校办理完一系列入学后续之后,差不多就到了中午。我们在长春吃的第一顿饭是在学校食堂的基本餐吃的,味道差不多就是本地菜的味道,和我们家的菜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第一顿饭我妈妈吃得很不习惯,首先是米饭,东北大米软软糯糯的,我妈妈觉得这米饭煮得太稀了。不过我倒是挺喜欢的;其次是锅包肉,这道菜的味道酸酸甜甜的,但同时也是咸的,这个味道在我们看来就很奇葩。因为我们那边的菜甜和咸是完全区分开的,所以我在挺长一段时间内不能接受在面里面放糖这件事。当时觉得简直是匪夷所思,到现在慢慢习惯了就还好。在那时,土豆丝是为数不多能接受的菜。 吃完那顿饭之后,我妈妈就开始担心我可能因为不习惯长春的食物得口味,因此吃不饱。出于这个顾虑,下午出去买生活用品的时候,我妈妈让我买了一瓶辣酱,以备不时之需。后来我发现我并不是一个人,我一个四川的室友更为夸张,从四川大老远地带来了辣酱和榨菜。第一个学期每次打电话我家人都要问吃的还习惯吗之类的问题。 但其实吃的这方面对我来说问题不大,不久后我就习惯了。长春的菜肴除了不辣之外,大多数菜也都挺容易接受的。而且我自己在这方面也改变了很多,比如我一开始完全不能接受麻酱。在我家那边,我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麻酱。过了一个学期之后,我竟然渐渐喜欢上了麻酱的味道,开始主动在面里放麻酱。不过在面里放糖,我到现在仍然不能接受。在我看来,甜辣绝对不能混合,甚至甜盐也不可以,所以我到现在也不喜欢吃锅包肉。不过也有很喜欢的菜肴,比如拔丝地瓜,这个是聚餐必点菜之一。还有一锅炖我也很喜欢吃,这道菜是把土豆、豆子等菜放在锅底,旁边贴上饼。菜炖的很软,口感很好。这对于牙口不好的人来说就是福音。 除了饮食方面与我家乡有很大差距之外,气候也是非常有趣的差异点。来这的第二天就体会了一下,报名完成那天我们住在酒店。第二天早上醒过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我妈妈被吓了一跳,以为睡过头了。他们是早上八点多钟的火车,她以为非常晚了,看时间她也觉有问题,后来又找我们确认,我们跟她解释了她才松了口气。除此会有一点时差之外,四季也是存在差异的。都说云南四季如春,这话真不假。尤其是在我来长春上学之后,对这点的体会更加深刻了。长春的天气变化无常,冷热经常时一瞬间的事。所以每天起床看天气预报成为了一个习惯。我刚开始来上学不久后,就深深地被长春的天气震惊了。 我们是在八月中旬开始军训的。刚开始军训的时候天气还很热,大约是28℃左右。室外太阳炙烤着大地,偶尔还能听见蝉鸣。但是就只过了一个周,气温骤降,大家已经纷纷穿上了毛衣。从那之后,秋天悄然而至。树叶一夜之间变黄,不久后几乎又在一夜之间落尽,猝不及防。在云南,我似乎没有感受过秋的气息,而长春则是四季分明,尽管冬天很漫长,春季又很短,但也还是能感受到四季变化。 长春的秋天还蛮漂亮的,但深秋就没有那么美好了。长春绿化很好,街道上都是很高大的树木。当秋天到来,树叶变黄,到处都是金灿灿的,有的还夹杂着些许的红叶。秋风吹过,黄叶漫天飞舞。在长春上学的日子里,对“肃杀”、“萧瑟”之类的词有了深刻体会。以前都是通过诗人的笔触停留在想象层面,而现在,当暮色来临,狂风裹挟着落叶,往昔繁茂的大树现在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天空中偶尔飞过一只鸟,发出惨淡又孤独的叫声,路上三三两两的人为了躲避这大风急匆匆地走着,心底会不由自主地发出“秋风萧瑟”的感叹。 漫长的冬天,还好有暖气,这对我来说是很新奇的事物,但我很喜欢它,在冰天雪地的冬季带来无尽的温暖。记得第一次下雪的时候,我很激动。整个楼层都很激动,大家都凑到窗边去看,一边喊一边尖叫。我很喜欢雪,尤其是纷飞的大雪。在云南不怎么下雪,就算是下雪,雪也不大,持续时间也很短。长春不一样,雪可以存在很长时间。到处都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风味。下雪待在有暖气的室内吃冰棍真的是一件超爽的事。 长春的天空也总是带给人惊喜。可能是由于海拔的原因,长春的天空看起来很高。尤其是万里无云的大晴天,天空一碧如洗,看起来就更高了。在长春,时不时可以在傍晚看到大片大片的火烧云,非常壮观。而雨后,经常会有彩虹,很完整很漂亮的彩虹。长春人很热情,但是长春的天空很多时候都是很温柔的。在夏季,晚饭过后,在跑道上走着,总是觉得长春的天空温柔得就像漫画里面的场景,总是让我想起《夏目友人帐》里面的天空。 不出意外的话,可能还有两年就要离开长春了。这个城市见证了我的大学生活,见证了我一次次的奔波,一次次的成长,让我留下了许多值得怀念的回忆。而这个城市本身有过辉煌,包括长春电影制片厂、长春客车厂、一汽等,也经历过沧桑,而现在正在经历复兴。未来的长春,需要紧跟国家的步伐,牢牢锁住人才,为城市美好的未来不断加油助力,希望长春的未来如同长春市规划馆中所展望一样,越来越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