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客服:0438-5946666
  • 频道合作:13894944443
搜索
扶余百姓网APP广告页
猜你喜欢
查看: 6591|回复: 0

[网民杂谈] 万寿寺为啥是“长春之源”?蒙古王爷的做法,让长春建城

[复制链接]

2248

主题

29

回帖

842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24
发表于 2019-8-26 13: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长春市北湖湿地公园旁,有一座万佛寺。这座寺庙的香火很旺,每天都会迎来大量的香客。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座寺庙是“长春之源”,正是因为这座寺庙,清政府才批准长春建城!


887de44b08a74f88903bb64c329f598f.jpg


      成吉思汗的二弟叫做哈撒尔,因为射箭很准,所以被称为神箭手。在鲜卑语中,神箭手的发音是科尔沁,所以哈撒尔也被称为科尔沁。后来,哈撒尔子孙的封地,也就被称为科尔沁。
       科尔沁部落征服了郭尔罗斯部落。到了明朝的时候,哈撒尔十六世孙乌巴什占据了郭尔罗斯之地, 开始以郭尔罗斯称呼自己的部落。到了清朝的时候,政府奉行满蒙一家亲,便封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的后裔统管这里,做了蒙古王爷。
       到了郭尔罗斯王爷恭格拉布坦的时候,突然发现有财可发。原来,清朝为了关内汉人到东北三省,修建了柳条边。如果人们越过柳条边,就属于犯罪行为。但是,因为柳条边那侧的土地肥沃,很多人铤而走险,悄悄的越过柳条边去开采土地。
     恭格拉布坦发现,如果让这些流民跨过柳条边,然后将土地承包给他们,这不是能赚到很多钱吗?说干就干,恭格拉布坦把很多土地承包给了流民,赚了很多钱。
     纸包不住火,恭格拉布坦的所作所为,最后被朝廷知道了。咋整呢,恭格拉布坦想着破解之道。
     最后,恭格拉布坦想从乾隆身上下下功夫。1796年,乾隆退休了,当上太上皇,让嘉庆管理朝政。不过,乾隆这位太上皇闲不住,依然把持着朝政。既然当上了太上皇,长寿是乾隆最大的心愿。恭格拉布坦想,如果在自己的属地,给乾隆建立一所万寿寺,乾隆一定会非常高兴!
     就这样,在恭格拉布坦的运作下,北京嘉兴寺的元宝和尚带着乾隆的密令来到东北筹建万寿寺。万寿寺选址在了今日北湖湿地公园旁的兰家镇小城子村。为啥选这呢?因为小城子是一个村落,曾经是辽金时期的古镇,人口比较多。
     1799年,万寿寺竣工,有正殿十二间,后殿五间,马殿七间,钟鼓楼、跨院两个,灵塔一座。乾隆还题词了——“惠我无疆”,今天去这座寺庙的人,还能看到这四个字。
       蒙古王爷恭格拉布坦修了万寿寺后,乾隆很高兴,嘉庆也很高兴。这样,在恭格拉布坦的运作下, 吉林将军秀林向朝廷汇报,大批汉人开垦土地,与蒙古王公相安无事,应该允许他们继续耕种纳租,甚至可以考虑,在流民聚居的地区“设官弹压”,管辖这一地区,以免滋生事端。
      在嘉庆五年,也就是1800年7月8日,一份来自京城的公文被送到吉林将军秀林的手上,嘉庆皇帝批示,同意在郭尔罗斯前旗的封地内,设立一个地方行政机构——“长春厅”。长春厅只负责管理汉人事务,境内的一切蒙古事务,依旧归郭尔罗斯前旗的执政官管理,地权仍归蒙古王公。
     就这样,长春开始建城。最开始,长春厅在今日的新立城位置,但是那里经常下雨,于是搬到了宽城子。而宽城子则是来源于万寿寺的修建地-----小城子。
从这个意义来说,万寿寺还真是长春之源。如果蒙古王爷不修这座寺庙,清政府也许不会批准长春建城!
万寿寺是长春市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寺院,香火旺盛。不过,在“文革”时期,万寿寺遭到毁坏,化为废墟,现仅依稀可见青砖瓦砾的6000余平方米遗址。
2007年,吉林省宗教局批准恢复重建长春市万寿寺。复建的长春万寿寺占地面积5.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是东三省最大的皇家寺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