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客服:0438-5946666
  • 频道合作:13894944443
搜索
扶余百姓网APP广告页
猜你喜欢
查看: 3018|回复: 0

谣言热榜 十月朋友圈谣言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7

回帖

70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03
发表于 2017-11-3 19:59: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谣言不止,辟谣不歇。

已为大家整理出《十月朋友圈十大谣言》榜单,一起来看!

朋友圈十大谣言

1微信头像1年只能改5次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马化腾新政策,从11月1日起QQ微信头像、昵称、个性签名,一年只能修改五次,请珍惜!搞死人的政策出来啦啊!女人们,可以拿起那个身边的男人的手机,换五次头像。然后把你的照片挂上去,就不怕他撩妹了!

真相:

此内容为谣言,相关流传的官网公告截图均为PS仿冒。用户资料的修改规则暂无变化,用户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自由修改个人资料信息,并无次数限制。

点评:

一个小常识,对于重大产品规则调整,官方一定会积极做好用户提前告知,请大家随时登录官网进行了解,不必轻信一些不靠谱的传闻。也让广大妹子们失望了,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管住“那个身边的男人”吧 。

2食用未标注GB18186、GB18187代码的酱油和醋会患肝癌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根据国家卫生部门公布:国家标准,真正粮食酿造的酱油、醋都有国家标准代码,酱油代码为GB18186,醋的代码GB18187。凡没有这个代码的酱油和醋,都是化学黑焦糖勾兑产品,食用后使人患上肝癌!市场上所有酱油和醋,不管是哪里名牌,只要没有这个代码一律不要购买!赶快转告亲友不要买,买了也要扔掉,看看你吃过这类有毒的产品吗?

真相:

食用“无GB18186、GB18187代码的酱油和醋会致癌”说法纯属子虚乌有,没有科学依据。


据媒体记者调查检索,也未发现有关无GB18186、GB18187代码的酱油和醋是问题产品”的公告或新闻。

以酱油为例:
据媒体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市场上除了有标注“GB18186”代码的酱油,还有“SB10336”代码、“酱油生产企业生产标准”代码及没有标注代码的酱油。

1、“GB18186”是一项酿造酱油的国家标准。根据标准,酿造酱油是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符合标准的酿造酱油才能标注GB18186。

2、标注了“SB10336”代码的酱油。这类酱油配制的主要原料还是酿造酱油,只是出于改变风味、降低成本等需求,多了一些其他加工工序和添加剂。而符合SB10336标准的配制酱油,也是可以安全食用的酱油。

3、标注了酱油生产企业生产标准代码的酱油。例如“X锦记”的一款酿造酱油上标注的代码是“Q/XLKK2002S”,这就是企业标准代码。按照我国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允许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企业标准,而这个企业标准必须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且必须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所以,标注企业生产标准代码的酱油,安全性也是无虞的。

4、进口酱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进口酿造酱油不使用我国的国家标准,因此也未标识GB18186。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近年来每隔一段时间“酱油/醋致癌”的说法就会在网上流传。这一说法的依据是,配制材料中普遍会用到一种可增加色泽的添加剂——“焦糖色”,而这种添加剂中含有“4-甲基咪唑”。

对此,中国调味品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会已发布相关声明称:关于“4-甲基咪唑可能致癌”的说法,没有理论依据,也没有得到国际上权威机构的一致认可。我国食品相关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酱油/醋中允许添加焦糖色素,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的含量不得超过200毫克/千克。按照目前的检测数据,人们每天从酱油/醋中摄入的“4-甲基咪唑”也是完全符合国际相关规定和法定标准的。

点评:

作为食品调味添加剂的典型代表,每隔一段时间,"酱油致癌" 的传言就要在网上火一把,让不少人"谈酱油色变"。其实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周朝就有制做酱的记载了,酿制工艺相对成熟,大家只要购买正规厂商产品,大可放心使用。

3于博洋快回家,你的车祸重伤家属想见你最后一面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谁的群多?请帮忙转一下:一个河北打工者,26岁,叫于博洋,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请他速回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直接到县医院。家中出车祸,父母双亡,妻子孩子和妹妹伤势很严重,想见他最后一面。姨妈:13373172752——爱心接力。这个不转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谢谢的确十万火急爱心传递。都在转发,多谢!

真相:

这个传言,除了”于博洋”外,还有” 曾又维”等姓名的各种版本,经媒体记者向沧县交警大队事故科求证,当地近期没有发生一家五口出车祸并致两死三伤的事故。沧县医院也表示,没有接诊类似情况的一家人。其他相关地区也并无此类事件报道。

而“于博洋姨妈”的手机13373172752拨通后则被转接到一空号上。据通信行业的专业人士分析,因这则寻人消息的广泛传播,导致很多人拨打电话核实真伪,机主不堪其扰,所以将陌生号码进行了过滤。电信客服也确认,该号码显示为正常通话状态,之所以有类似语音提示,是因为机主主动进行设置,开通呼叫转移功能,将来电转移到某一空号上导致。

点评:

小编很怀疑,这个于博洋大兄弟,或者留下的手机号号主,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要不然平白无故被人造这么个谣太冤了。也请大家不要轻易去拨打他人联系方式求(sao)证(rao),网上先搜搜看,是假的一般都会有报道。

4百余团伙又在某地抢小孩,偷器官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

欺骗指数:? ?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请所有家长注意了,挨千刀的狼又来了,昨天在六枝被偷了三个孩子,开阳县也丢了两个孩子~有一个陌生人刚把孩子迷晕,幸好被人及时发现,偷孩子的两个人被抓了起来,现关在修文派出所。根据他们交代,这一次他们这个团伙派了一百多人,专偷七岁以上的孩子,可能是要人体器官,比如肾脏什么的。前天重庆偷了5个孩子,最小4岁,最大12岁,现已全城戒严。

在微信圈发一下,提醒各位父母,孩子贪玩,时时关注玩耍去向。莫一时大意,丢了孩子。请看管好自己的宝贝儿! 昨天晚饭时,城关一妇女一个1岁多的小孩被3疑犯抢走注意了,皖M68815奥迪车,在各学校门口抢小孩!!!110已经证实!!贵阳全市通缉!!不求点赞只求扩散!

城关抢孩子的也是真的,那的朋友说的紧急通知:请大家注意!家里有孩子的 大人都要看好,来了100多个外地人,现已经到了贵阳等地专门偷抢小孩的,已丢了20多个,解剖了7个小孩的胸部,拿走器官。凡是在街上转来转去的陌生人,开面包车,收粮食的车,收旧家电的,带黑口罩的人,穿黑裤子的人,说不完整普通话的人,其中里面还有一些年轻妇女,若有问路,脚步千万别停下,不要理答他们。收到的人都要传下,这是事实!让更多的人知道,转一次可能就能拯救几个孩子的生命。这是学校的老师发过来的,群多的都转一下!生命可贵!太可怕了。为了孩子转发吧!?

真相:

这算是“偷小孩”谣言的综合版了。类似传言也不是第一次出现,虽然版本不一,地方不同,但抢小孩,偷器官这些内容却出奇的相同。且每个版本都会出现差不多一样牌照的冀J68815奥迪车。

对于谣言涉及的地区,各地警方也进行了相应的排查和确认,并未接到此类儿童失踪的警情,也多次进行了官方辟谣发布。

此外,这个谣言的内容也存在常识性漏洞:***买卖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是需要配型的,而这个配型不是简单的血型相配,还需要供体和受体双方的组织尽量靠近,否则受体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和排斥外来组织。且器官从身体中取出之后,需要在严苛的卫生条件下冷藏,而在一定时间内还没移植进受体,就会失去作用。所以,随便偷走器官进行买卖,这和医学常识是不相符的。

点评:

掐指一算,远的不提,近两年来,按照传闻的这些各地抢小孩、偷器官传闻,要是真的,遇害人口至少得成千上万了吧......这么大的事,我们平时竟然没有感觉到,只在网上今天传明天传,好像似乎大概也许可能应该有点不对......?

5陕西月底将出现1992年以来最寒冷天气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温馨提醒:据省气象局预报,预计23~26日全省将出现1992年以来最寒冷的天气。21日晚~22日晚,陕西中西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局部暴雪;23~26日为极端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9~零下13度,本次超低温将持续4~6天。

请大家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且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1、要在这两天准备一些能耐存的菜(如年糕、大白菜,土豆,西红柿,洋葱,鸡蛋,芋头等)。?

2、把家里的自来水管包括水龙头,用旧衣服把它包扎一下(再储备一两桶水)。?

3、所有的盆栽须要搬到房间里面来。(搬不动的或者不能搬的,一定要用纸箱或者木板挡风,铁树一定要把它叶子绑扎起来,然后放点衣服把花芯挡住)。?

4、要准备一些蜡烛。(风雪太大,电线会受损)。

5、提前保养车辆,备足防冻液。?

6、家中有老人小孩的,注意防冻,防咳嗽,防哮喘,备一些此类药品。?

7、把手机充满电,准备一二个充电宝。?

8、尽量少出门,注意防摔防滑! 愿大家都安全顺利度过这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不是吓唬人!

真相:

“预计23~26日将出现1992年以来最寒冷的天气” 谣言早在2016年11月就开始流传了。因为谣言中日期不明确的原因,导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死灰复燃”,并且大范围传播。传播地区包括陕西、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除了地区不同外,谣言内容如出一辙。

对此,谣言涉及的各地气象部门也已进行了辟谣,表示所谓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完全没有依据,正常降温没必要采取过激的应急措施,请大家不需太过恐慌。

点评:

想出并真的去执行这些脑洞大开的御寒措施的人,应该是电影《后天》看多了......天气预报电视台每天都报,现在也有很多小程序或者应用随时可查,多留意下就好,不怕不怕。

6某地异地就医需先电话备案,否则医疗费会大增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接公司退休办小容电话,告诉退休在家的老同事们一个重要的消息,如若你在异地探亲访友,远离重庆地区长期居住,或者异地旅游(国内),如果突然发生重病大病往院,请立即拔打(8天之内)重庆社会保障局医保科电话备案,否则你的医疗费会大增,受到一定的损失。备案后报销80%左右,未备案报销比例仅20%左右,请老同事们互相转告并切记!社保局医保科:023-63557905请老同事们把这一消息互相转发并收藏,以便以后查找!

真相:

该内容本是福利升级,却被做了错误地解读。

首先,“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指符合条件的本地市民提前备案后,到全国其他城市的医保指定医院住院,即可于系统直接结算,不需再走属地报销流程。如果没有备案,参保人员在外地住院就医,系统是不能进行直接结算的,备案属于一个福利政策要求的规定登记动作。

如果在异地突发疾病需临时住院就医,可在出院前通过电话等形式,向参保地社保局进行备案登记,完善手续后即可按规定享有比例进行实时结算报销。在结算前仍未完成备案手续的,可回原参保地报销医疗费用,其中住院“门槛费”上浮5%,报销比例下浮5个百分点。

报销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具体按参保地政策执行,并非上述所指8天内若不备案则医疗费大增及报销比例减少。如果有疑问,或需要查询各区县社保局联系电话的,也可在工作时间拨打人力社保热线023-12333进行了解。

点评:

重庆社保局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完成后,备案人将不能在重庆市内刷医保卡享受医保待遇,直到向参保地社保局申请取消备案后才可享受。所以,请在确有异地就医需要时,才进行异地就医备案哦。
7节假日免费高速,一定要从ETC通道进出
20171103_31384_1509710204103.jpg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