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秋收生产还没结束,更新乡伯小铺的精神文明志愿者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建造育花苗大棚,为明年美化家园做准备。 近几年, 伯小铺的精神文明志愿者美化家园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今年,他们把屯里的大街小巷全都栽上了鲜花,主街两侧还吊起了盆花,把伯小铺打扮得特别漂亮。
随着美化面积的增加,花苗的需用量也越来越大。一个育花棚不够,他们就建两个。两个不够就建三个。育花棚多,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好管理。为了便于管理,花苗培育好后,育花棚还可以尝试着搞采摘园,会长赵登仁决定建一个大育花。他的建议得到志愿者们的一致赞同。大家纷纷捐款,承包了一块约1600平方米的土地,然后买回钢管和钢筋。进入七月,志愿者们利用农闲时间,焊制了102道大棚骨架和40个天窗。
10月16日,秋收还没结束,会长赵登仁看天气晴好,就找来铲车,把建育花棚的土地平整好。然后组织人把大棚骨架运到组装现场。跨度15米的大棚骨架不好运送,赵登仁就借来一辆六米长的车斗,志愿者开来两辆四轮车,三辆车组成了十八米的“车队”,分五次把大棚骨架运到1000多米外的安装场地。
10月17日,在家的30多名男女志愿者全部参加组装工作。男志愿者登高焊接,女志愿者运送骨架。随着四台四轮车搭起的“脚手架”的移动,一道道钢筋铁骨架立起、连接,大棚雏形立现。
截止18日下午五点,由102道大棚骨架组成、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四轮车可以自由出入的育花苗大棚骨架顺利组装完成,志愿者们的脸上都露出灿烂的笑容。 来源|扶余市精神文明志愿者
|